40年前,改革開放的大幕徐徐開啟。40年來,中國的醫藥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。其中,跨國藥企在中國醫藥市場中迅速發展壯大,與民族藥企形成了互為成長、互為合作、互為競爭的新局面。
改革開放后,我國醫療衛生政策逐步發生變革,推動著醫藥事業加速發展。政策和產業的變化,開放程度的擴大,給跨國藥企在華發展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。從 1990 年開始,衛生改革不斷邁上新的臺階。1990年5月,原衛生部成立了《中國衛生發展與改革綱要(1991—2000)》起草小組,通過不斷地征求意見,深化各個部門對醫改的認知;1991年,全國人大第七次會議提出了新時期衛生工作的方針,“預防為主,依靠科技進步,動員全社會參與,中西醫并重,為人民健康服務,同時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!20世紀90年代初期,由于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以及跨國藥企對中國市場的逐漸熟悉,跨國藥企的股權份額和投資比例開始有所提升,并相繼在中國設立生產工廠。
阿斯利康正是在這一時期來到中國。自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,阿斯利康相繼在無錫和泰州投資建立了生產基地。阿斯利康通過科研創新、高效的執行力以及不斷地吸引人才,實現“開拓創新,造福病患”,不斷滿足中國的醫療需求,改善患者生活。據了解,阿斯利康的中國總部位于上海,在全國擁有超過10000名員工,2017年在華銷售額達29.6億美元。公司在華投資超過10億美元,其業務重點主要集中在中國患者最需要的治療領域,包括心血管、代謝性疾病、腫瘤、呼吸和消化等。
2009年3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了《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》,新醫改正式啟動。如今,新醫改已經走了近十年的路程,健康中國戰略穩步推進,全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。在適應中國醫藥衛生環境和體制變化的同時,越來越多的跨國藥企積極參與到中國的醫改進程中,在加強健康教育、提升基層醫療水平、擴大藥品可及性等方面提出各自的規劃并付諸實踐,不斷根據患者實際需求的變化提出創新解決方案,改善患者治療體驗,助力提升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。
為踐行“以患者為中心”的價值觀,阿斯利康聚焦中國患者需要的治療領域,提出中國商業創新戰略,成立中國商業創新中心,攜手政、產、學、研、醫等跨界伙伴,為患者打造端到端的診療一體化全病程管理解決方案。據了解,中國商業創新戰略以患者需求為驅動,圍繞呼吸、心血管、代謝、腫瘤、消化疾病領域,攜手診斷、設備、互聯網等跨界伙伴,在實現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同時,構建多方共贏的創新健康生態。
此外,為積極響應中國物聯網戰略,阿斯利康與無錫高新區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,把創新的健康物聯網解決方案引進無錫,全面提升無錫在健康物聯網應用領域的技術能力和實踐水平,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醫療生態圈。
從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,創新是必由之路。目前中國正處于從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轉型邁進的關鍵時期,醫療衛生領域的繁榮,不單需要中國政府和國有醫藥企業的拼搏,也離不開諸多跨國外資藥企的幫助,期待多方力量攜手共同描繪出“健康中國2030”的美好藍圖。